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 灯若繁花

全社通旅游系统 旅游网站建设 发布时间:2024-03-06

太阳在马鞍墙上逐渐敛去最后一丝光辉,南后街的灯火亮了起来,黑与白组合成的三坊七巷的建筑,灯影幢幢,此刻的色彩已然明丽起来。早春的三坊七巷,三角梅已经零星开放,借着灯光和月色看,那三角梅的样子更婉约一些,像极了娇羞的女子。在马鞍墙下的一株三角梅边深嗅,有淡淡的清香。

三角梅是福州市花,在福州的大街小巷都有种植,三坊七巷当然也不例外。灯火下的三角梅,花瓣晶莹剔透,有玉一样的光泽。花瓣无香,花萼却隐隐传香,像极了这片街区的气质——白日里看来是黑白色调,通体或白或黑的墙面,清一色黛瓦覆顶,此地特有的马鞍墙也是黝黑的,并不花哨的建筑把一切色泽都留给晚间。霓虹亮起来,各色店铺的招贴亮起来,游客们手中所持的花灯亮起来,荧光棒也亮起来,拿出手机拍照的闪光灯和屏幕亮起来——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炫目惹人。

晚间,循着弱弱的灯火,也能寻到美味,肉燕就是其中一种。提及肉燕,哪一位福州人不晓得呢?肉燕是一种长相和馄饨相似的食物,味道上却和馄饨完全不同。肉燕用猪腿肉、番薯粉做成,圆头散尾,形似一只只燕子,故名。我在门脸前的档口叫了一碗肉燕,用影青的瓷碗装着,皮薄如纸,色白如玉,一柄小勺,舀一个入口,肉馅儿脆而滑,清香满口。

福州人认为,但凡燕子去谁家做窠,谁家就会喜乐祥和,家业兴旺。他们还秉承老辈人的嘱托,多食肉燕,且会拿肉燕和鸭蛋一起煮,取谐音“压乱”“压浪”之意,称其为“太平燕”。一碗肉燕,永葆太平,肉燕不仅美味,更寄寓着一代又一代福州人向往太平的心愿。

晚间的三坊七巷,有老人在门前对谈,尽管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却也觉得那方言十分好听。好听的还有闽剧。在衣锦坊的水榭戏台,有幸听到闽剧《荔枝换绛桃》,唱词很是热闹:“风入荷花冉冉香,西湖箫鼓闹端阳。游人陌上人如织,大戏哪知正开场……”尽管是悲壮的爱情话本,闽剧的唱腔却让人听出甜蜜的气息。

回味着唱词,在微微晚风中走出衣锦坊,安泰河的水浅浅的一湾,两岸多是酒吧和茶社。寻了一家茶社临河而坐,茶还没上来,望河,灯火里的安泰河犹如碎银在流淌,波光闪耀,恰似繁星坠落。

茶端上来了,是当季的白茶。当然要喝我所爱的白牡丹,鲜爽度高,比白毫银针更有滋味。举杯慢慢品饮,河对岸的道路中央立着一棵巨大的榕树,足有合抱之粗,在灯光的映照下格外醒目。不用猜,这棵树的存在,让道路也分成两段,人给树让路,让出了一片街区、一座城市的温情。

安泰河边垂柳依依,尽管入夜,依然可以闻莺啼恰恰,灯火朗照之下,俨若白日。这座有福之州不夜城,这片三坊七巷不夜街,灯影幢幢之下,看得人醉眼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