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东北冰雪资源优势 建设世界冰雪旅游胜地
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需要挖掘特色资源优势打造精品旅游项目,以吸引国内远程甚至国际游客,建成国内外著名旅游胜地 近日,经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同意,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坚持全目的地和全产业链谋划,从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和冰雪装备等方面明确了重点任务,从人才、资金、土地、国际交流等方面建立了保障机制,旨在推动东北地区将冰雪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冰雪经济发展实效,努力把东北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冰雪经济高地,打造世界级冰雪品牌和冰雪旅游胜地,促进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一是建设核心产品,增强东北冰雪旅游吸引力。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东北地区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5%和6.8%,而国内组团旅游客源仅占全国的2.7%。因此,东北地区离全国主要旅游客源地和重要旅游目的地还有一定差距,仅靠本地客源市场难以支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需要挖掘特色资源优势打造精品旅游项目,以吸引国内远程甚至国际游客,建成国内外著名旅游胜地。 《实施方案》通过加强亚洲冬季运动会比赛场馆、吉林省冰雪运动中心、沈阳王家湾冰上运动中心、抚顺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等冰雪运动项目建设,举办亚洲冬季运动会、全国冬季运动会、国际滑联和国际雪联世界杯赛等国内外高水平冰雪体育赛事,以及广泛开展大众冰雪季、欢乐冰雪周等群众性冰雪运动,在东北地区形成世界一流的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冰雪运动体育赛事体系。东北地区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强体育和旅游产业融合,依托龙头冰雪运动项目打造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冰雪旅游产品。 二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提升东北冰雪旅游文化底蕴。东北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但是在传统的冰雪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文化和旅游融合还不够深,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水平还不够高,沉浸式体验式文旅场景还不够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冰雪旅游项目缺乏特色,与华北、西北地区形成同质化竞争,限制了冰雪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力。 《实施方案》贯彻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理念,通过加强冰雪雕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创作更多彰显东北地区冰雪文化底蕴的文艺作品、文化创意产品和数字文创产品,推动冰雪文化与东北地区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和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能够提升冰雪旅游产品的内涵和品质,塑造东北地区冰雪旅游的独特魅力,扩大东北冰雪旅游市场影响范围,并通过冰雪旅游向世界展示东北地区的人文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文化创新成果和人民美好生活。 三是横向区域拓展,建设东北冰雪旅游目的地。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盟市,其冰雪资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且内部各地的旅游客源市场和旅游产业规模均相对较小。为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实施方案》将整个东北地区作为一体化的高品质冰雪旅游目的地系统谋划和建设。通过提升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吉林长白山、内蒙古扎兰屯、辽宁天桥沟等龙头冰雪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加强东北地区面向国内外冰雪旅游市场的统一营销推广,完善东北地区高铁、机场、公路等冰雪旅游交通设施建设,深化东北地区冰雪旅游区域合作,建设东北地区冰雪旅游环线等方式,实现东北冰雪旅游目的地的协同规划设计、开发建设、营销推广和管理服务,最终推动东北地区打造世界级冰雪品牌,建成世界冰雪旅游胜地。 四是纵向产业延伸,健全东北冰雪旅游产业经济体系。冰雪旅游产品业态多、产业链条长、覆盖范围广,能够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助力东北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冰雪经济高地。瑞士阿尔卑斯山、日本北海道、美国科罗拉多州等地依托冰雪旅游发展构建起相对完善的冰雪产业体系。相较而言,我国东北地区工业基础好、研发能力强、寒地产业优势突出,冰雪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巨大的潜力。 《实施方案》从全产业链视角谋划,支持东北地区重点提升造雪机、压雪车、制冰机、清冰车、索道缆车等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发展壮大冰刀、冰鞋、滑雪板、滑雪服等个人冰雪运动器材产业,鼓励寒地测试产业、寒地中药材产业、特色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等发展。这些领域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农业、纺织业、体育用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多个行业,有助于依托东北地区冰雪旅游优势带动冰雪产业链全面发展,最终把东北地区建成我国冰雪经济高地。